4月15日,由老年科协和e世博
联合举办的“发扬西迁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”座谈会在e世博
第三会议室举行。e世博
侯德门书记、学院青年教师及14级学生第一支部、第二支部的学生党员出席了会议,聆听老教授们讲述西迁历史,分享科研、教学经验。
会议由闫桂荣教授主持。朱因远教授、徐建学教授、穆霞英教授、陈绍汀教授四位西迁老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。与会西迁老同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,讲述了60年前交大广大师生放弃上海的优越环境,克服困难,毅然来到环境艰苦的西安,扎根西部,艰苦奋斗的西迁故事。
朱因远教授回忆道,西迁初期校区内只有中心楼、学生宿舍和大礼堂这些建筑。但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有许多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。朱老师将西迁精神凝练为大局观和个人的核心价值观。他向在座的青年教工指出:“大学应该教学生怎么做人、做事。基础课程对学生非常重要,它使人的思想、态度扎扎实实。”
徐健学教授1956年已经毕业、留校工作。他亲历了西迁的全部过程,经历了西迁初期学校一系列从无到有的建设工作。徐老师回忆说,当年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,并没有觉得艰苦,对于把教育工作搞好有股强烈的热情。面面对西迁前前后后的环境变化,大多数人思想还是很开朗的。徐健学教授从事理论力学教学,他向在座的青年教师指出,“教师上课对学生非常重要,良好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加强基础,教给他们思维方法。教师一定程度上是‘表演艺术家’,‘表演’起作用的话,学生终生不忘。”徐教授还强调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性,要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,要有制度保障。徐教授鼓励青年学子和教师,“要对未知的知识抱有向往,做好科研。”
穆霞英教授为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当年响应国家政策,一家三口西迁的经历。穆霞英教授说,当年大家刚毕业,服务国家的情绪高涨,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、血和汗。“当时想象中的西北是一片荒漠,但是还是抱着“再苦也不怕”的心理来到了西安。”穆老师也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“教师要认真备课,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案,要严把关,对学生严要求,‘严师出高徒’。”
陈绍汀教授强调了教师“身教”的重要性,认为“教师身教影响学生一生”。陈教授回忆道,自己当年积极订阅原版外文杂志,开拓学术视野,对学业进步的帮助很大。
座谈会中,与会师生积极与老教授积极互动,吸取他们在学习、教学中的宝贵经验。座谈会在融洽的气氛中圆满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