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8日,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单位专程赴上海拜访西迁老教授朱继梅并举行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捐赠仪式,向朱继梅教授送上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。朱继梅教授向西安交通大学赠予130万元设立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,用于支持e世博
e世博
教育事业发展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谢友柏,西迁老教授代表,e世博
校友代表,e世博
教育基金会、e世博
、离退休处、校友部、上海校友会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捐赠仪式。
“学校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,与老一辈教授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。”e世博
副校长席光以视频方式出席仪式,代表学校向朱继梅教授表示衷心感谢。他指出,2020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,深刻阐释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,勉励广大师生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,抓住新时代新机遇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,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。“请老教授们放心,e世博
师生定会倍加珍惜学校荣誉,为把学校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。”
e世博
院长申胜平回顾了e世博
力学专业的发展和成绩。他表示,朱继梅教授始终关注并支持学院人才培养事业,希望航天学子继承发扬老一辈优良传统,继续努力,不负党和国家的期望。
朱继梅教授(右)、赵卫滨(左)签署捐赠协议,赵卫滨为朱继梅颁发捐赠纪念铭牌
e世博
党委书记李小跃(左)为朱继梅教授(右)赠送纪念品
“其实我就是做了一点很普通的事情。”朱继梅教授表达了对e世博
及应用力学专业的深厚情感,“我在交大工作了21年,交通大学要求严、重实践的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。希望交大学子能老老实实做人、踏踏实实做学问,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。”朱继梅寄语青年学子。
大家对朱继梅教授的捐赠行为表示敬佩,希望能在“朱继梅教育发展基金”的支持下涌现更多西迁精神新传人,也希望e世博
扎根西部、服务国家、世界一流,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。
谨以此文,让我们了解朱继梅教授心系教育、捐资助学的动人故事:
六十六载报国志 矢志不渝交大情
“我叫朱继梅,今年91岁了,是一个平凡的教师,一个平凡的党员。”
来到朱继梅老师的家,他站在大门口热情欢迎。尽管年逾九旬,但朱老师仍精神矍铄。
“你们大老远跑来一趟,真是辛苦了。”和朱老师握了握手,他的手掌厚实、温暖而有力。
朱继梅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,曾是e世博
应用力学专业的教师,也是西迁参与筹建应用力学专业的第一批人员。6月30日,他写信告诉学校,打算将自身多年累积的130万元薪金悉数捐赠,奖励品学兼优的清贫学生。
“捐款这件事,了却了我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。不过也不必过多宣传,我就是做了一点很普通的事情。”朱老师坐在书桌前,微笑着说。
“我想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点事情”
“值庆祝吾党百年华诞之际,特捐上130万元。这是我长期薪金的累积,一切委托您们安排处置。在此表示衷心感谢……”朱继梅教授的手写信,令人深受感动。
将时光的指针拨回1955年。这一年,25岁的朱继梅以满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,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并留校任教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“入党宣誓仪式我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,是在交通大学大礼堂里。那一刻我心里倒是很平静,因为加入党的组织、投身党的事业,是我已经做好的决定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”
“忘我”“为党”,朱继梅从入党第一天起就在心里暗暗定下了誓言。
这一承诺,就是66年。
1957年,朱继梅所在的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计划西迁。在家里,他排行老大,五个弟弟妹妹都在外地上学,家中父母也已年过六旬。前往千里之外的大西北,意味着年迈的父母将会无人照顾,而作为教研室近20人中唯一的党员,朱继梅几乎没有迟疑,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,毅然踏上了西迁征程。
“那时候想得很简单,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我就应该起表率作用。”朱继梅说。
新中国成立后,国内基础学科力量还相对薄弱,与美国、苏联等世界大国仍有较大差距。因此,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新工科专业,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。
1959年,朱继梅任e世博
应用力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,与学科主要带头人朱城教授共同领导建设应用力学。然而,在刚开完会第二天,朱城突然离世,应用力学的建设面临巨大难题。
“当时国内应用力学相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,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查文献、问专家、想办法,一步一步摸索。”那段时间,朱继梅翻遍了国外所有的相关资料,还专门赴北京向钱学森校友请教,忙得不亦乐乎。“从确立培养目标,到准备专业教材、制定教学计划,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,终于把这个专业建起来了。”
1960年,应用力学专业面向大三学生正式开课,朱继梅负责讲授《振动力学》课程。他还带领教研室成员,建设了国内第一所力学实验室。
朱继梅教授参与编著的《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技术》专著
“走在党指引的道路上,我觉得心里很踏实,生活很有意义,前进更有目标,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空虚。”朱继梅感慨,“我总觉得自己为党工作得不够,总想能继续为党的事业再出些力,哪怕能加一块无论怎样小的砖,都是好的。”
“我始终对交大有着深厚的情感”
2016年,朱继梅教授受邀参加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校庆,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。
那一年,他已是86岁高龄。
2016年4月,朱继梅教授(左三)见证唐照千塑像落成
“我在交大求学,毕业后又在e世博
应用力学专业度过了21年的青春年华。这里是我这辈子工作奋斗过最重要的战场,我非常怀念那段时光。”
走在学校的梧桐大道上,看着道路两侧的梧桐已高耸入云,有双手合抱粗,朱继梅的心里泛起一股暖流。
令他无比欣慰的是,自己参与筹建的专业经过60余年发展,早已根深叶茂,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。
1985年,学校建设了“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”,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;2007年,获批力学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建设单位;2017年,力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多年来,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力学专业优秀人才,为建设大西北创造了多个“第一”……
“数十年来,我一直关注着e世博
应力学专业的成长和壮大,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,总想能为它再做点什么。”朱继梅眼神里闪烁着光亮。
熟悉朱老师的人都知道,他俭省了一辈子,退休后依然将工资悉数存下支持教育。“我住在老年公寓,平日里也没有额外的开销,生活足够了,家人们也很支持我这一决定。”朱继梅说,“这笔钱如果能帮助到孩子们,那才真正发挥了价值。”
e世博
院长申胜平(左)、党委书记李小跃(右)向朱继梅教授(中)汇报商讨教育基金实施细则
老老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做学问。交通大学朴素的学风影响了朱继梅的一生。
“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,你们重任在肩。”朱继梅正身说道,“e世博
发展前景光辉灿烂,也希望交大年轻一代能够继承发扬优良传统,为西部发展、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。”